扬达尔比耶夫,车臣前非法“代总统。1952年,他出生于哈萨克斯坦大草原,父母都是被苏联当局强行迁到该地的车臣人。1859年,沙皇俄国经过多年高加索战争,将车臣并入沙俄版图,但车臣人离心力一直很强,二战期间为求独立曾与纳粹德国合作过。为了打击车臣独立势力,战后斯大林下令把车臣人赶出家园,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,并撤消了车臣自治共和国地位。
1957年,赫鲁晓夫执政时期,车臣-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得以恢复,移居各地的车臣人陆续返回故里。强制迁徙加深了车臣人对俄罗斯人的民族仇恨,扬达尔比耶夫从小深受这种思想影响。中学毕业后,他当过泥瓦匠、钻探工,由于非常喜欢写作,印刷厂邀请他当了校对员,后被推荐进入车臣-印古什国立大学学习。大学毕业后,他开始写作生涯,逐渐成为车臣著名作家,曾任苏联作家协会车臣分会顾问。
八十年代后期,受苏联国内政治“民主化”的影响,一些车臣民族主义分子开始活跃起来。扬达尔比耶夫弃文从政,积极参加这些政治活动,受到后来的“车臣首任总统”、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的注意。1990年11月,他被选为车臣全国代表大会执委会副主席,当时的主席是杜达耶夫。1991年车臣单方面宣布独立,扬达尔比耶夫被任命为车臣“副总统”,成为车臣二号“匪首”。
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,两年后“匪首杜达耶夫被俄军击毙,扬达尔比耶夫于是成为叛军新头目。作为车臣“独立”的提倡者,扬达尔比耶夫态度非常强硬:“自由之战不会停止的,我们能够坚持把这场战争永远进行下去,直到这块土地获得解放。”他坚决反对“车臣政府”与俄政府举行任何谈判,并主张使用“一切手段”袭击俄罗斯联邦军队。在俄罗斯军队打击下,扬达尔比耶夫与其他叛乱分子躲进南部山区。
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后,车臣获得了事实上独立。1997年,车臣举行“总统大选,扬达尔比耶夫败给了马斯哈托夫,他对此非常气恼,拒绝与政府合作,成为反对派代表人物之一。1999年秋天,他参与组织一批车臣匪徒闯入俄达吉斯坦共和国,占领了两个村庄,并绑架当地村民,制造混乱。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心彻底解决车臣问题。当年10月,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,俄军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地区后,扬达尔比耶夫遭到俄罗斯通缉。
为了躲避俄罗斯的追捕,扬达尔比耶夫流亡卡塔尔。俄罗斯方面多次向卡塔尔要求引渡扬达尔比耶夫,因为他成为车臣非法武装的重要财政来源渠道,把大笔的钱财从海外通过特殊渠道送回国内,不过俄罗斯的要求遭到了卡塔尔拒绝。2004年2月13日,在卡塔尔首都多哈,扬达尔比耶夫乘坐汽车遭到炸弹袭击,他本人受重伤,两名保镖当场毙命。由于伤势过重,扬达尔比耶夫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